帶著濃濃的衡陽口腔,一聲“尹部長”的高音,我知道劉書記又要提供新聞線索了。
劉清仕,現(xiàn)任湖南省煤業(yè)集團街洞礦業(yè)有限公司茶山嶺煤礦總支書記,因喜愛提供新聞線索,被我們這些愛好爬格子的業(yè)余通訊員呢稱為“線索”書記。
記得今年4月份的一個晚上的9點多鐘,我正在家中津津有味地看一部抗戰(zhàn)故事片,突然,我的手機響了,“尹部長,有沒有時間,告訴你一個新聞線索”手機里響起了劉書記的洪亮聲音。我一聽有新聞線索,心里的高興勁就別提了。
“今天我陪周總下井,到了茶山嶺煤礦礦暗副井-300m水平主石門,正遇到煤層揭煤,周總不僅向瓦檢員仔細詢問了工作面的瓦斯?jié)舛?,而且還親自當了一回瓦檢員,你看這是不是一個新聞線索”我說:這當然是一個好“線索”,只不過我對井下的情況不熟,沒有下過井,覺得自已寫不好,我說:恐怕這樣的文章我寫不好,你還是告訴你們礦的通訊員吧。后來,劉書記提供的這一新聞線索,被茶山嶺礦的業(yè)余通訊員趙石山寫成的“總經(jīng)理當瓦檢員”一文刊登在了《湘煤集團報》的第二版上,劉書記別提有多高興了。
今年4月份街洞公司出臺了新的新聞競賽辦法,并邀請到《湘煤集團報》的四位編輯老師給公司38名業(yè)余通訊員上課,劉書記不僅做好上課筆記,而且為完成《湘煤集團報》的上稿任務,劉書記總要把他認為有新聞價值的線索在第一時間告訴礦里的業(yè)余通訊員,并積極鼓勵通訊員們找“線索”,“跑”新聞,業(yè)余通訊員彭遙為寫好“倔脾氣的倔隊長—郭玉良”一文,為了將一些新聞細節(jié)寫得更準確,到郭玉良家跑了三趟。因為上稿率高,最近小彭遙也由過去負責打掃辦公室的衛(wèi)生調(diào)動了礦辦公室擔任了專職宣傳報道員,其他的業(yè)余通訊員如剛分來的大學生田站、鄧海平也成了礦里的骨干通訊員,所寫稿件不時地被《中國煤炭新聞網(wǎng)》的優(yōu)稿薈萃選中,整個礦在《湘煤集團報》的上稿數(shù)也遠遠高于其他礦和直屬單位,這不,在最近一期的《湘煤集團報》,茶山嶺煤礦的業(yè)余通訊員就上了四篇稿件,我想這下又夠劉書記樂下一陣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