龐統(tǒng)被譽為三國時代的鳳雛,與臥龍諸葛亮一道被稱為:得一人足以得天下。然而,龐統(tǒng)卻因長相丑陋,最初只被劉備任命為耒陽的縣令,龐統(tǒng)因為大材小用,終日飲酒,不理政事,引發(fā)百性紛紛告狀,當劉備派張飛查訪,到達耒陽縣衙門時,龐統(tǒng)不僅不上門接見,喝酒卻照常不誤,足見龐統(tǒng)的“牛氣”,然而“牛氣”的龐統(tǒng)在不到一個上午的時間卻把耒陽縣內三個月的案子判得無一差錯,令張飛大為嘆服,不得不佩服龐統(tǒng)為大賢之才。
如今安全監(jiān)管不能不說不嚴,而安全事故卻總是難以避免,這其中原因固然有許多,但筆者以為:事故的發(fā)生與被檢查者缺乏“牛氣”有關,當然這種“牛氣”指的是安全管理的知識與能力、學識與水平,如果被檢查者由于自身的知識與能力不足,而且安全管理本身存在許多疏漏、許多隱患,特別是一些依靠拍馬屁上來的管理人員,缺乏煤礦管理最起碼的知識與經驗,遇到上面派人安全檢查時,由于“牛氣”不足,只能“媚態(tài)”大現,對檢查人員一來好生招待,二來指定檢查路線,而一些檢查人員在“糧衣炮彈”的轟擊下,不見“遮羞墻”下的偽劣品,結果不合格品變成了合格品,合格品則變成了優(yōu)良品,安全隱患層層疊加,于是要想不出事故也很難了。
與“牛氣”相比,“硬氣”反映的也是一種知識與能力,那種“濫竽充數”的管理者,只有在檢查者的“硬氣”面前才能原型畢露,而這種“原型畢露”對煤礦的安全生產卻有諸多的好處,在某種意義上來說,就是清除了煤礦深層次的安全隱患,而檢查者的“硬氣”一方面取決于檢查人員的學識與水平的高低,另一方面取決于“以人為本”是不是時時照亮他的心靈。如果都有:檢查者檢查起來就不會走馬觀花,而且親力親為,查問題該出手時就出手。
作者單位:湖南省煤業(yè)集團街洞礦業(yè)有限公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