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6日上午8點40分,筆者與茶山嶺煤礦地面隊長何偉一起騎著摩托車來到了茶山嶺煤礦班中餐食堂,只見班中餐食堂地面洗得干干凈凈,食堂里,三位工作人員,一位在掏米煮飯,一位在切菜,一位則在鍋里煮帶皮的肥肉,清洗好的新鮮四季豆和青、紅辣椒各一大盤,還有一盤切好的五花肉。
“今天中班的班中餐是四季豆炒肉炒辣椒”何偉說。
在班中餐核算室,搞核算的小鄧與發(fā)料的小劉在核對相關(guān)數(shù)據(jù)。
在核算本上記錄著9月6日中班的班中餐成本:四季豆45斤*2.4元/斤=108元;辣椒45斤*1.5元/斤=67.5元,油鹽醬醋雜費21元;大米104斤*2.1元/斤=218.4元;豬肉81斤*12.5元/斤=1015.10元,成本合計1430元,交飯盒子的上班人員260人,每盒班中餐成本=1430/260=5.5元/盒,豬肉每盒81斤/260盒=0.31斤/盒,超過了“三兩肉”。
“現(xiàn)在豬肉市場價多少錢一斤”我問。
“十四元錢一斤”何偉說。
“怎么比市場價還便宜1.5元”
“這主要是發(fā)揮集中采購的優(yōu)勢,由于每天班中餐用量大,一天要近二百斤的豬肉,在街洞畔沖市場的屠夫都愿意便宜一些給我們提供豬肉”,采購員小李說。
在9月6日中班班中餐的帳單上,辣椒、豆角、大米每斤比市面上要低0.5元、0.6元、0.1元,近來物價漲得較快,豬肉的市場價從5月9日的10.8元/斤漲到現(xiàn)在的14元/斤,(這都可以在班中餐成本核算帳本上查得到),為保障班中餐質(zhì)量不縮水,茶山嶺礦的每盒班中餐成本也由5月份4.5元提高到現(xiàn)在5元,該礦礦長許文軍明確表示:雖然班中餐的口味難以滿足每一個人的要求,但班中餐的量一定不能縮水,而且要在質(zhì)量上把關(guān)。豬肉必須是當(dāng)天采購,小菜則是當(dāng)天或前一天,炒菜的油,全部用肥肉當(dāng)天煉制并用完,并從制度把關(guān)采購的豬肉、小菜等用料不中途流失,采購時三個人去,驗收時保管員簽字,發(fā)貨則保管員與炊事員雙方簽字,食堂員工上班的摩托車不能帶斗等,去年一名班中餐的工作人員將肉帶回家,立即開除。
就在前天,送材料到礦里的八名河南客商,中午十一點鐘的時候聞到班中餐的陣陣香味,河南客商問多少錢一盒,食堂的工作人員說:5.5元錢一盒,但不賣,望著滿盒的菜,河南人說:在國道邊的店子就是十元錢也買不來,聞著看著色、香、味俱全的班中餐,8名河南客商只能遺憾地走了。
早在2008年冰災(zāi)時候,面對物價飛漲的形勢,街洞公司副總經(jīng)理劉清才卻逆市而行,對茶山嶺煤礦提出了他的“三兩肉”要求。并親自下井吃班中餐驗證。為此底下人給他起了一個外號“三兩肉老總”。老實說這名字確實算不上好聽,但奇怪的是劉清才得知這稱呼后不僅沒有生氣,反而拿他當(dāng)獎杯一樣。每當(dāng)碰到人說起這“三兩肉老總”的稱號,他臉上都會露出會心的笑容。
為了驗證“三兩肉”,我又隨機抽查了其他月份的班中餐的用肉量,帳本上寫道:
6月27日中班班中餐:豬肉81.5斤,262盒,平均每盒81.5/262=0.311斤/盒;8月30日晚班班中餐:豬肉58斤,188盒,平均每盒58/188=0.308斤/盒,“三兩肉”果然名不虛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