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工作中,我們常可以看到由于對普通百性所需求的了解不夠,雖然所作出的決定也走了一定的工作程序,但由于決定與需求之間存在較大的距離,一些好事沒有取得預(yù)定效果,甚至是好心辦出了壞事,不如意的事。
轉(zhuǎn)作風(fēng),首先需要我們從制度入手,所制定的制度要從最基層的實際出發(fā),制度的制定需要最基層的員工的參與,而不是坐在辦公室憑空想象,雖洋洋洋灑灑,但不得要領(lǐng),“好看”而不中用使制度中途流產(chǎn)。簡化、細化、量化、可操作性,是制定制度的基本原則,一頁紙的制度絕不可寫成十頁,甚至是幾十頁,洋洋洋灑灑,往往使當事人領(lǐng)會不到制度的要領(lǐng),這樣又何談執(zhí)行,而且制度的制定又必須充分醞釀,做到人人皆知,制度是改出來的而不是寫出來的,改制度的過程就是理解和執(zhí)行制度的過程,
如果說世界上最簡化的制度是什么? 說不定,你還不一定答得出,其實那就是“三大紀律,八項注意”,11名話、61個字,言簡意賅,唱起來朗朗上口,卻包含了豐富而深刻的思想內(nèi)容?! ?然而正是這最簡化的制度,人民解放軍卻用小米加步槍打敗了四百萬美式裝備的蔣軍,這不能不說是一個奇跡,同時也不得不說這是制度的力量,這種制度通過朗朗上口的形式,很快能使每一個軍人入腦入心,再加上制度的嚴格執(zhí)行,使最簡化的制度打敗了強敵。
“知民度”要求我們時時刻刻裝著老百性,中國共產(chǎn)黨除了人民的利益,沒有自身的特殊利益,只有時刻裝著老百性,轉(zhuǎn)作風(fēng)才會有內(nèi)在的動力,在企業(yè),員工的提案應(yīng)當有具有廣泛的民意,而不是為了所謂的“民主管理”貼上好看的裝飾,特別是在關(guān)乎員工切身利益以及企業(yè)發(fā)展前途的一些重大問題,更要廣聽民意,使“知民度”不打折扣,讓民意得到有效舒張而不是壓制,同時我們還需避免為了所謂“知名度”,大搞“亮點”工程,損害員工的利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