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里不是軍營,卻勝似軍營。這里不是戰(zhàn)場,卻在進行著沒有硝煙的戰(zhàn)斗。
她們不是軍嫂,卻如同軍嫂;為心愛的人撐起一個家,她們是半邊天,無愧;為了守衛(wèi)這份安寧,為了礦山建設的幕后英雄們,無悔。
2005年元旦,時任國務院總理溫家寶在百忙之中,來陜視察,他風塵仆仆地來到陳家山礦,與礦山救護指戰(zhàn)員親切合影,肯定了他們?yōu)榈V山建設取得的驕人成績,并合影留念。
2014年秋,第十屆全國礦山救援技術競賽在銅川舉行,國家安全生產(chǎn)監(jiān)管總局領導觀看比賽后,為救護隊員題寫“礦工衛(wèi)士”四個蒼勁有力的大字。
銅川救援大隊也不負重望,分別獲得團體總分三等獎、模擬救災三等獎、醫(yī)療急救二等獎。在此次全國競賽中,其中楊東鋒、高永強進入前10名,楊東鋒獲得個人綜合素質(zhì)第3名。
2016年8月23日,第十屆國際礦山救援技術競賽在加拿大安大略省舉辦。中國、加拿大、美國、俄羅斯、荷蘭等13個國家27支代表隊參賽。中國派出三支代表隊,其中一支就是陜煤集團代表隊。銅川救援大隊市區(qū)中隊中隊長楊東鋒、副中隊長高永強參與了比賽,陜煤化代表隊的表現(xiàn)受到了國家安全生產(chǎn)監(jiān)督管理總局的表揚。
前不久,銅川礦山救護隊員們參加了地方照金煤礦的井下啟封工作。高永強說,在井下,我們背著呼吸機,頂著40多度高溫,全身汗水濕透,沒有一位隊員叫苦叫累,配合礦方出色地完成了啟封任務。礦方說,去年出了事故,是你們沖在一線,把遇難礦工抬出;今天,又是你們冒著危險、頂著高溫,幫我們克服困難,順利啟封,真是太感謝了,太感謝了!
在日前慶祝銅川礦山救援大隊成立六十年座談會上,不少領導和礦山救護隊員贊揚和說得最多的還是隊員們的妻子。
前幾天,筆者再一次踏進國家礦山救援基地銅川救援中心(陜煤集團銅川礦業(yè)公司礦山救援大隊)所在地,走進熟悉的院子,與特殊的“軍嫂”談心,洞悉她們的內(nèi)心世界;再一次去感受“礦山衛(wèi)士”使命的神圣,向我們最可愛的人致敬!
因為有愛,堅守陣地。周曉燕,一位樸實的大姐,從銅川礦業(yè)金華山礦內(nèi)退在家。她的丈夫韋來成當了二十多年的救護隊員,從青春年少,到人到中年,把青春奉獻給了他鐘愛的礦山救援事業(yè),這是一份忠誠的堅守。如今他已到救援大隊戰(zhàn)訓部工作,主要負責培訓新人,搞好傳幫帶。
長期的兩地分居,習以為常了,為了工作,丈夫大部分時間都在單位,照顧孩子的事,指望不上。女兒小的時候,兩人都上班,孩子都是她外婆、外公帶大,直到現(xiàn)在都與她姥姥、姥爺隔輩親。遇上值備班,救護隊員一般都是兩個星期不著家,天天守在基地,隨時待命。
當不可預知預測的突發(fā)事件來臨,當哨聲響起,當警鈴刺耳,他們?nèi)缂话惚成闲心?,踏上征程。當?shù)V工兄弟從井下撤出,而他們則沖下井下,救人是他們的第一使命,挽救國家財產(chǎn)少受損失,是他們的不二選擇。
周曉燕動情地說,記得2004年6月份,當時韋來成參加陜北某礦井下瓦斯爆炸事故搶險救災,父親聽到消息說,有救護隊員出事了,遂打電話問周曉燕,關切地詢問來成咋樣?得知丈夫沒事,而同隊的兩位隊友在井下不幸犧牲了,她也同樣難受了好多天,囑咐丈夫要小心。后來,丈夫每次外出執(zhí)行任務,都說集訓去了,出差去了,聯(lián)系不方便,她也覺得很平常。她平淡地說,既然嫁給了他,就應該尊重這份職業(yè),再苦再累,有危險的工作也總得有人干呀!軍功章上有他的一半,也有我的一半。她的話,是真心話。
因為有愛,信任有加。劉芳俠是冀德祿的妻子,她是位干練潑辣的女性,丈夫現(xiàn)任大隊戰(zhàn)訓部部長,從事礦山救援工作30余年的他,平時為工作,基本不著家。她說,德祿工作性質(zhì)決定了,他忙,所以照顧老人和孩子,沒指望他。兒子都27歲了,還在西安打拼,她最大的愿望,就是等丈夫退休了,一家人在一起安安生生好好過日子。只要他干好工作,多培養(yǎng)一些優(yōu)秀的救護隊員,這就是最大的貢獻。
記得那次參加藍田外援事故救援,非常危險。冀德祿帶隊深入井下,他讓隊員都先走,他的備用氧快用完了,覺得頭暈得厲害,當時那一剎那,他想可能是回不去了。他用盡力氣爬到礦車頂,隨著礦車緩行,直到離開工作面,呼吸到新鮮空氣,他的意識才逐漸恢復。這又一次與死神擦肩而過,至今想起來,真是心有余悸。遇到這樣的危險,她并不知情,后來才知道。她說,德祿還是不想讓我擔心,才不告訴我的,我倆互相信任,覺得他總能化險為夷。
人們都不愿意回憶起過去的傷痛,但救護隊員的功績和貢獻,往往是與事故聯(lián)系在一起的。十幾年前,一位隊友在礦難發(fā)生二次爆炸后耳朵失聰了。當時,冀德祿與其他領導一同下井,隊員們打好封閉,處理完善后事宜,剛撤到安全區(qū),遂發(fā)生了二次爆炸。已在井下排查一遍,在外邊焦急等待的時任副大隊長、現(xiàn)場副指揮劉平治,看到冀德祿安全無恙地最后升井時,二人相擁,熱淚盈眶,互相安慰,互相鼓勵。
每一次救援,都是生與死的考驗;每一次成功的救援,都是用汗水和生命創(chuàng)造新的奇跡。
其實,救護隊員每參加一次危險的救援,之前都是寫好遺囑的,每一次安全歸隊,他們都把遺囑悄悄地收起。這是一種責任,更是一種擔當,每想到此,不禁對那些默默付出的救護隊員家屬,對“鏗鏘玫瑰”們也由衷地產(chǎn)生了敬意。
因為有愛,理解萬歲。雷燕莉是周文彬的妻子,在銅川礦務局實業(yè)公司機關分公司退休辦工作。周文彬,擔任救護隊員二十多年,現(xiàn)負責儀表鑒定維護工作。雷燕莉非常理解愛人工作的辛苦,她說,既然嫁給了他,也就要包容他的工作,理解他工作的特殊性。生活中,也有遺憾,就是丈夫陪伴孩子的太少了。隨著時間的推移,慢慢地,習慣了。
不過,兒子的家長會,他還是在忙里偷閑地去開了一次。當開了這次家長會,周文彬對妻子說,我真是欠這個家,欠孩子的太多了。妻子說,只要你時刻想這個家,想著我和孩子,我也知足了。誰讓你是救護隊員呢,你是保衛(wèi) 礦山的衛(wèi)士,你的責任更大。周文彬有些愧疚地說,我沒咋管過兒子,如今兒子都19歲了。
為鍛煉兒子的意志,在兒子小時候,她經(jīng)常讓當警察的哥哥帶孩子去看警察叔叔是如何訓練的,讓兒子體驗當男子漢的不易。每次,兒子回來老是哭著說,再也不想讓舅舅帶了,說是鍛煉我,可受罪了,不想去了。
為了讓丈夫安心工作,每次出勤執(zhí)行任務,她都不給丈夫打電話。但是,她總叮囑丈夫,一定要在安全地執(zhí)行完任務后,發(fā)個短信,或打個電話報個平安,這樣她才會睡個安穩(wěn)覺。
因為有愛,付出全部
藺濤是高永強的妻子,她在下石節(jié)礦安培中心工作。高永強是個八零后,他現(xiàn)任市區(qū)中隊副中隊長兼團支部書記,他有幸參加了赴加拿大的國際救援技術比賽,能看得出,他二人很恩愛,雖然妻子對丈夫也有些抱怨,但眼神里都是滿滿的幸福。
妻子說,女人最關鍵的兩個時期,最好是愛人在身邊陪伴,不然會有許多遺憾。一是在女人懷孕期間,需要呵護,二是女人在坐月子期間,更需要丈夫的照料。高永強是隊里的骨干,他工作忙,平時還有帶新學員的任務。自己在懷孕期間,丈夫很少陪伴,每個月有一個星期在家都是好的,但令人欣慰的是,自己生孩子,隊上還特批了一個星期假,丈夫陪伴左右,問寒問暖,讓她安慰許多,至今想起,雖然聚少離多,但二個相親相愛,互為知己,自己為了孩子,為了家庭,多付出一些也值得。
高永強說,自己工作忙,回家少,在隊上待的時間長,每次休假,剛和兒子混熟了,可又是十幾二十天不著家,再次回家,兒子又和自己陌生了起來,難怪,孩子還是誰帶的親誰。
妻子懷孕期間,自己很少照顧她,妻子還挺著大肚子來隊里看他,這讓他十分不安。但想想,這些年,隊里取得的每一項成績,都有自己無私的付出,也覺得稍許安慰。尤其在備戰(zhàn)出國比賽期間,看到的都是英文資料,請教老師,一個困難一個困難地克服,還是有些成就感的。
因為有愛,感天動地。要想做一名合格的礦山救護隊員,必須具有扎實的理論功底,過硬的業(yè)務技能和強健的體魄,這些缺一不可,關鍵時刻,才能拉得出,打得贏。隊員們表示,平時一定要刻苦訓練,不如此,別說對不起組織培養(yǎng),也對不起為我們付出太多的妻子。救護隊員們給自己制訂了高強度的訓練內(nèi)容,白天在訓練場上,爬繩4.5米、引體向上15個、3000米負重、100個驗力器,他們嚴格按照時間、標準要求高質(zhì)量地完成。每一次訓練完成,汗水一次次浸透全身……這樣的訓練,為的是,平時多流汗,戰(zhàn)時少流血。
銅川礦山救援大隊成立六十年來,參與大小500余次救援戰(zhàn)斗,救活遇險人員480余人,救災范圍涉及煤礦、非煤礦山、隧道、化工氣體泄漏、洪災、地面火災等諸多方面,挽回經(jīng)濟損失數(shù)億元。不斷發(fā)展壯大的銅川礦山救援大隊,還擔負著陜北關中等地的新隊員培訓任務,他們用生命抒寫忠誠,用大愛感天動地。這樣一支鋼鐵般的隊伍,譜寫了一曲曲動人的“英雄樂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