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总揽  写作  煤市分析  政策法规  技术论文  矿山安全  事故案例  煤价行情  在线投稿  | 西北站  华中站 | 特约通讯员档案

重医传递“接力棒”,拯救矿工危难时

煤炭资讯网 2007-10-31 15:47:16    摄影天地
重医传递“接力棒”,拯救矿工危难时
 
     “血压,正常;心律,正常;呼吸,正常;一切正常……”10月31日,石壕煤矿通风队员工罗玉福在企业党政领导的关心下,在松藻煤电总医院临时处置下,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一院的全力救治下终于渡过了生命中一劫。100多名医护人员以落实“社会责任、关爱民生”的实际行动传递了生命“接力棒”,与死神赛跑的医护人员夺回了矿工罗玉福的生命。

    10月27日12时10分,石壕煤矿掘进621队掘进工作面正在进行爆破作业,“轰!”的一声巨响后,误入爆破巷道的罗玉福不幸被飞来的石块砸伤,导致左面面部粉碎性骨折,口腔呃面严重骨折,胸、腹部多处被爆破石块击伤,生命垂危。一场救治矿工的行动在松藻煤电总医院、重庆医科大学附属一院之间紧张有序的进行着……

     百里外求援,演绎生死时速

    “喂!重医吗?我们是松藻煤电总医院,现在我们接收到一名重症伤员,生命垂危,请派员增援……”没等说完,重庆医科大学附属一院就挂断了电话,立即将这一事件报告了该院领导,该院在最短时间内派出了一辆国内最先进的救护车和4名医护人员随车赶往140多公里外的松藻煤电总医院。

10月27日16时,重庆医科大学附属一院派出急诊科教授黄纪坚,口腔呃面科教授张福军以及2名医护人员火速赶到松藻煤电总医院,不顾旅途疲劳的医护人员直奔手术室,对伤员的伤势进行了全面了解,并立即召集松藻煤电总医院外科的医护人员对救治方案再次进行确诊,发现伤员创面严重,输血后止不了血。“必须就地处理,待伤员稳定后再转往重庆” 教授黄纪坚当即决定。

“50、40、53、45……”罗玉福的血压起伏不定。一小时,两小时过去了,伤员的创面多,涉及到脏器功能的损坏严重,输入体内的新鲜血液再次从伤口溢出,松藻煤电总医院的血液备品出现了紧张,血液告急的信息接连不断的传递到了綦江县三江血站,连续3次送血的行动在三江镇与打通镇的100公里公路上演绎了一场生与死的抢夺战,10个2000毫升的血液制品的及时送达,为抢救矿工生命提供了保障。 

      控制车速,保障伤员安全运输

     “师傅,车速放慢一点,保证伤员平稳运输……” 10月28日凌晨5时,经过十多小时的抢救,伤员罗玉福的伤势得到了基本控制。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一院的救护车护送下,从松藻出发了……

   伤员转运过程中,一直处于失血性休克的罗玉福在国内最先进的生命呼吸系统的救护车中渡过了2个多小时。为了保障伤员的安全运输,一夜没有合眼的跟车医护人员高度注视着呼吸机运转情况,心律变化情况,血压的起落状态,把关注救治伤员的行动落实到了救援保障的每一个细节中,救治保障的全过程里。

     随车而行的罗玉福的姨姐廖达会回忆起重庆医科大学附属一院用国内最先进的急救车来拯救亲人时,激动得流下眼泪,说道:“这是我一身中最受感动的见证,重庆医科大学附属一院用最先进的医疗设备救治我的亲人,我只有用一句话来表达,那就是医生的‘责任’高于了生命,行动高于了爱心,我替我的亲人感谢他们。”

       拯救矿工生命,履行社会责任

    “全院医护人员要向‘为了六十一个阶级兄弟’一样拯救我们的矿工兄弟,他不是劳模,不是高干子弟,更没有后台关系,他只是一名普普通通的矿工……”重庆医科大学附属一院副院长肖明朝在救治矿工动员会上说。 

     10月28日早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的脑外科、胸外科、麻醉科、口腔呃面科、神经外科、急救科、行政办公室等13个科室的100多名医护人员早已等候在医院门口,迎接着从140多公里外送来的伤员罗玉福。

     10月28时7时20分,救护车驶进了重庆医科大学附属一院急救大楼,罗玉福立即送进了早已准备好ICU病房,经过急救科60多名医护人员再次会诊确认,对创面进行了第二次清理,随即,口腔呃面科、神经外科、眼科等10个科室的近100名医护人员赶到ICU病房对伤员的情况进行彻底了解,副院长肖明朝当即作出决定:“先实施生命安全保障救治,对伤口进行愈合处理,再进行下一步手术治疗。”

    采访中,急救科主任周发春介绍了罗玉福的伤情,“罗玉福在急诊科的生命将得到保障,接下来的救治还要牵涉到多个科室的综合治疗,这些治疗过程不是一天两天就能完成的,我们医院将以生命‘接力棒’的行动拯救矿工的生命,作为医生我们将落实‘社会责任’来帮助矿工兄弟脱离生命危险。”

       矿长书记参战,矿工起死回生

    接连5天来,救治矿工罗玉福的行动引起石壕煤矿各级管理者的高度重视,引起了8000多矿工家属的关注,许多矿工家属纷纷为罗玉福走过生死劫难祈祷着。

    矿长李宗福、书记范文涛、副书记刘大成在松藻煤电总医院一直守候在矿工罗玉福身边。

     罗玉福的伤情在重庆医科大学医护人员48小时的全力抢救下,生命体征恢复了正常,一直跟车到重庆医科大学守候在病床上的党委书记范文涛带着8000多矿工家属的重托,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一院陪同着罗玉福与死神赛跑渡过了生命危险周期。

    10月29日,回到松藻矿区的范文涛书记无不对医护人员的高超技术,救人责任而感动,他逢人便说:“人的生命虽说只有一次,我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一院见证了医护人员救治矿工的社会责任,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医护人员落实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提出的‘关爱民生’的行动。”

      事故虽然不幸,“接力棒”传真情

    “罗玉福误入作业巷道,遭遇爆破伤害虽然不幸,但他又是万幸,万幸的是重庆医科大学附属一院的医护人员以生命‘接力棒’的救治方案为一名处于生命垂危的矿工脱离了危险,体现了社会责任对矿工的关爱……”守候在ICU重症监护室的石壕煤矿通风队书记王祖阳回忆起5天来见证医护人员救治矿工生命的行动的感人过程时说。

     10月31日,笔者赶到重庆医科大学附属一院ICU重症病房,看见罗玉福被10多名医护人员随时随地“监视”着,生命体征一切处于正常,正在为他伤口愈合处理的医护人员忙过不停,一直监视着心律变化的视频上显示着上下等高线相同的数据,红、蓝相间构成的曲线图无不传递着医护人员对矿工生命救治的关心,无不传递着医护人员落实社会责任的天职。

    “石壕煤矿各级领导、松藻煤电总医院、重庆医科大学附属一院的百多名医护人员真是好人,为了拯救我丈夫的生命,放弃双休日休假参与抢救,从死神中夺回了我老公的生命,让我见证了重医践行‘党的十七大’中提出的‘关爱民生’的责任的伟大。”在ICU重症监护室内,罗玉福的妻子说。


图片说明:
     蒲德贵071101-1:重医急诊科医护人员一直监视着罗玉福的伤情变化情况。

蒲德贵071101-2:医护人员精心治疗受伤的矿工。


蒲德贵071101-3:重医先进的救治设备保障了矿工生命安全。


蒲德贵071101-4:重医医护人员对罗玉福的伤势救治进行会诊。


蒲德贵071101-5:守候在ICU病房外的通风队书记王祖阳说:“重医医护人员的责任让我感动。”


 
本网通讯员:蒲德贵 图文 编 辑:徐悉


本网通讯员:蒲德贵 图文      编 辑:徐悉
声明:本网站新闻版权归煤炭资讯网与作者共同所有,任何网络媒体或个人转载,必须注明“来源:煤炭资讯网(www.cwestc.com)及其原创作者”,否则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利。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本网转载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本网通讯员除外),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1017016419@qq.com


声明:本网站新闻版权归煤炭资讯网与作者共同所有,任何网络媒体或个人转载,必须注明"来源:煤炭资讯网(www.cwestc.com)及其原创作者",
否则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利。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本网转载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
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本网通讯员除外),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1017016419@qq.com

总编辑:李光荣    副总编:韩一凡  顾问:王成祥、王金星  主编:欧阳宏  编辑:杨建华(网站监督)、黄永维、曹田升、陈茂春
备案序号:渝ICP备17008517号-1|渝公网安备50010702502224号
电话:(023)68178780、13883284332
煤炭资讯网原中国煤炭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