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态健康是安全生产的“防火墙” | |||||
煤炭资讯网 | 2007-11-6 10:05:11 局矿快报 | ||||
安全生产的内涵和外延通常是指那些可以目视和心灵能够感受到的已经成为共识的行为规范,是安全生产实践中的主要组成部分。在劳动生产中,这些“硬着陆”的东西一般都是通过企业文化宣传和文化理念深入人心的,是安全生产的最终落脚点。然而在如今工作压力相对繁重的情况下,人们的思想常常处于最紧张的状态之中,一些厌倦工作、害怕上班的想象已成为许多工薪族普遍存在的问题,在这样的情况下,关注人的心态健康已成为安全生产的当务之急,因此在就业压力巨大的今天,工作者的心态是否健康也应该作为安全生产的“软着陆”引起高度重视。 作者系河南省孟州市中原内配股份有限公司 员工的心态健康问题是企业运营效率中的头号隐形杀手。心态健康包括经济心态、政治心态、自卑心态和打工心态、家庭心态等等,心态健康与否直接反映在人的意识形态中,意识形态是指挥行为的先决条件,决定着一个人能否专心致志地做好工作,能否具备安全生产保障的因素之一。所以在狠抓安全生产时,要通过引导、疏导和做好思想工作的方法建立起安全生产的第一道屏障,把一切影响安全生产的不利因素堵塞在“防火墙”之外,如此才能在安全生产中真正做到内因增强意识,外因提高防范。 心态健康的危害会危及企业的正常工作,它会使企业缺乏创造力,工作积极性不高,团队凝聚力下降,思想产生惰性。关注心态健康的安全应作为安全生产工作的一部分,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关注: 其一要从关注人的心理波动方面来抓。人是一切安全生产工作落实的最终落脚点,人的工作态度、工作积极性都是从他们的行动中体现出来的,所以在安全生产工作中我们要善于察言观色,要善于留心发生在身边的各种事情。如果一个人的心理状态特别兴奋时,在工作中就可能放松对安全工作的警惕。心理学显示:人处在最兴奋的环境之中时,往往容易产生精神不集中和心理失衡现象,在这样的环境中工作的风险率大于心理平衡时的风险率,极其容易发生安全事故;如果一个人在情绪低落时去工作,不好的心态就容易波及工作,人们在工作时就会心不在焉,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所以在安全生产中要学会观察、学会沟通,创造条件把这些为安全生产埋下隐患的思想和情绪遏止在工作之外,如此才能奠定安全生产的基础。 二是要关注员工的生活,把生活中不良倾向、不良习惯拒工作场地之门外。生活中不良倾向和不良习惯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够扭转过来的,尽管在工作场地有着许许多多条条框框的限制,若不能警钟常鸣久而久之也会失去应有的作用,这种不良倾向就会在淡漠安全生产的意识中蚕食那些规章制度,就会让规章制度形同虚设。一旦不良倾向、不规范的行为架空了制度,那么就会给安全生产工作埋下隐患,安全事故也就容易在这种潜移默化中逢隙而入。 三是要关注企业的用工制度和用工方式。时下一些企业为了市场,加班加点现象普遍存在,如果说这种加班加点能够获得响应的劳动报酬也无可厚非,问题是一些企业的“无薪”加班让职工深感无奈,因为劳动力过剩、因为再就业压力巨大,企业坑你真得没有商量的余地。在这种情况下,员工的厌倦情绪就体现在了他们的行动上,要么消极怠工,要么心猿意马,安全事故也往往容易在这样的不经意中发生。因此在狠抓安全生产的同时也应该把企业的用工制度结合起来,安监部门要协调劳动监管部门纠正不合理的用工制度,从受众心理上体现用工制度的公正公平,让每个人工作起来心情舒畅工作愉快,如此才能确保安全生产的平稳运行。 心态健康问题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够彻底解决了的事情,应该成为企业长期发展经营中的一个战略问题加以重视,这就要求我们在执行各项政策和制度时要公平合理,要给员工一个宽松舒心的工作环境,以此来减少经营管理中的灰色地带,减少问题心态人员的导入或产生的机会,让员工在工作中情绪稳定,行为协调统一,具备较强的适应能力,如此安全生产才能得到保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