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生态文明是煤炭工业的责任 | |||||
煤炭资讯网 | 2007-11-6 11:26:05 局矿快报 | ||||
我们党在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还强调,要使“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并将“建设生态文明”明确确定为中国在2020年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新要求之一。 人们注意到,从十二大到十五大,我们党一直强调,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强调要“两手抓,两手硬”;十六大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十七大报告首次提出生态文明,这是我们党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理念的一次升华。有学者指出,虽然在新一届政府的执政理念中,环境、资源等外部约束性问题,已经成为最受关注的话题之一,但把生态文明上升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新要求,仍然让人为之振奋。 煤炭资源埋藏于地表之下,蕴含于自然之中,与土地、地下水、生物、共伴生矿物等密切相关、共同存在。其赋存的特点使得煤炭开采不可避免地扰动环境和其他资源,主要表现为资源消耗、生态破坏、环境污染和社会影响。近年来,煤炭资源的高消耗和低回收率、矿区环境的恶化趋势已日益引起行业内外的关注。因此,建设生态文明,是煤炭工业的责任,更是科学发展的方向。 煤炭工业建设生态文明的首要任务,应当是提高煤炭资源回收率。 煤炭资源回收率低,是我国煤炭工业长期未能解决的问题。据有关部门调查,目前我国大型煤矿以地质储量计算的资源回收率在50%左右,中型煤矿在30%左右,小煤矿在15%左右,可见提高资源回收率空间巨大。 出现这样的问题,有受生产力水平限制的因素,也是一些企业片面追求高效率和经济效益,挑肥拣瘦开采造成的恶果。表面上看,是企业受经济利益驱动,实质上,这也暴露了资源监管上存在的问题。因此,提高资源回收率,一是要坚持科技兴煤,不断提高科学技术对生产力发展水平的贡献;二是要继续推进关闭整顿,优化产业组织结构,加强煤矿基础管理,提高办矿水平;三是要综合运用经济、法律、行政等手段,加强资源监管。 其次,应当是加强环境保护和环境治理。政府和企业应明确责任,各履其职、各尽其责。就企业而言,要在影响环境的几个主要方面,进一步做不懈的努力。对采煤塌陷问题,一方面要积极开发、采用新的技术成果,防止产生新的塌陷;另一方面,对已经产生的塌陷,要遵照生态规律,科学治理。对煤矸石等固体废弃物,应在被动治理、绿色覆盖的同时,积极开发利用,使其成为新资源。在煤炭开采中加强对水资源的保护,同时大力发展矿井水的复用。 煤炭工业建设生态文明的根本途径,在于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党的十七大代表、山西潞安集团董事长任润厚在接受通讯员采访时,形象地将其比喻为“干枯烟囱上的‘新芽’ ”。 近年来,煤炭行业在煤矸石的资源化利用、煤层气的抽采利用、产业链项目延伸、与煤共伴生资源的开发利用、矿井水的利用方面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今后循环经济仍然是煤炭工业的发展方向。煤炭工业仍应坚持以企业为主体、以效益为中心、以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为动力的总体发展思路,努力提高资源开发利用效率,减少污染物排放,按照布局集中、产业集群、资源集约和产业延伸的发展格局,实现煤和与煤共伴生资源的综合开发、深度加工、高效利用,促进煤矿与区域社会的和谐发展,贡献生态文明建设。 2007-1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