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斤斤计较”的董利新 | |||||
煤炭资讯网 | 2007-11-6 14:59:23 局矿快报 | ||||
董利新是永煤集团城选厂机电车间机修二班的班长。说起董利新,大家常会想到他那浓重的东北腔和逗人开怀的笑话。他是一个幽默的人,有着东北人特有的豪爽,但在工作上,他却连一分一秒都“斤斤计较”。 782皮带是末原煤和末精煤共用的一条外排皮带,为了适应地销的需要,厂里对其进行更换改造,要求14个小时内完成。接到任务的董利新想,现在正值地销煤销售旺季,节省一个小时,就会多卖出几百吨的煤,为什么不能将更换时间加快,为地销煤赢得更多的销售时间?于是,在检修前他要求:“这次检修,不仅要保证检修质量,还要节省时间,一分钟对我们厂来说就是几千块的效益啊!” 大家在他的带领下争分夺秒,最后提前四个小时将150米长的皮带成功更换并投入了使用。 斜轮大检修,规定三天的时间完成。董利新又转开了他的小算盘:一分钟能洗××吨块煤、一吨块煤××元……..最后检修方案敲定。依据他制定的检修方案,通过大家的紧密配合,最后较计划提前了8个小时完成检修任务,经验收质量完全符合标准。厂里还对此进行了表扬,他却谦虚地说:“这是我们应该做的。” 在他的领导下,机修二班的员工们也学会了“斤斤计较”。6个小时的刮板检修,节省了2个小时;12个小时的皮带接头,节省了6个小时;就连设备开机,也不让影响一分钟,连续两年安全开机率为100%。时间就是金钱,时间就是效益,争取一分一秒的收获,才能累积成累累硕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