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南矿业集团潘二矿系统全面编制五年规划 | |||||
煤炭资讯网 | 2007-11-8 8:07:56 局矿快报 | ||||
该矿是新区中的老矿,曾经面临过资源枯竭,存在着系统不完善、装备落后等诸多问题。能否在五年时间里,实现系统自动化、装备现代化、管理信息化、队伍专业化,最终达到260万吨、甚至300万吨年生产规模,编制五年规划十分重要。为此,该矿根据重新论证的矿井煤炭资源状况,着重在调整系统、备足后劲和技术创新上做文章。 优化系统、调整采场。通过近五年的开采延伸和产量逐年递增,目前该矿的系统和采场已远远不能满足矿井发展需要。为此,该矿根据矿井发展的需要,把原南一、西一两个采区合并为南一采区,原西二、西三两个采区合并为西二采区,计划新增南二采区。采区合并后,走向长度增加了一倍,达到1600米,满足了机械化开采的需要,同时简化了生产系统,增强了系统的稳定性,实现了合理集中生产。 备足后劲、产量逐年递增。该矿高位技改的陆续完工,为矿井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硬件保证。2008年将组建第二支综采队,实现“两综一炮”的生产格局。为加快掘进进度,在继今年增添三个煤巷掘进班、一支岩巷掘进队的基础上,还将继续壮大掘进队伍,确保掘进率达到80.8米/万吨。积极推广应用综掘技术,综掘程度到2012年达70%。积极采用锚网支护,2009年后锚网支护率不低于85%。岩巷积极采用中深孔爆破技术,出矸皮带化,合理引用机械设备,到2012年岩巷机械化程度达到50%。 不断加大技术创新。贯彻落实防突七项治本措施,科学划分突出区域,对各主采煤层瓦斯含量进行测定,确立防突各项指标及钻孔抽采、排放半径,根据不同采区、煤层确定合理的瓦斯治理方案,积极推广保护层开采和沿空留巷、Y型通风等技术。建立矿井以太网,供电系统、主运系统、主排水系统实现自动化,井下高、低压供电系统加装选择性漏电保护,主、备局扇力争在高瓦斯掘进头面全面实现双“三专”。大力推广使用大功率电机软启动技术。完善-530m运输石门及-370m进风石门运输“信、集、闭”系统,西翼运输石门和南一B、西二、西四(4~6)轨道斜井安装乘人索道等。积极组织各级专业技术人员,围绕矿井推行新设备、新工艺以及提高生产效率等方面,开展“五小”和科技创新活动,以创新促发展。 统筹矿井环境发展。该矿坚持积极的环境观,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努力推行清洁生产,促进矿区生产建设与环境保护协调可持续发展。到2012年,矿井水处理、矿井水利用率、生活污水处理达标率、总外排水达标率、锅炉烟尘排放达标率、炉渣利用率、环境影响评价执行率、环保设施建设“三同时”制度执行率、环保设施的运转率、煤矸石利用率均将陆续达到100%,工业广场和西风井厂界噪声排放达到II类标准(GB12348—90),选煤厂煤泥水实现一级闭路循环。同时,对矿井的工广环境进行美化、亮化,努力创造最佳的人文工作和生活环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