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连聪随笔:走近《煤网》 | |||||
煤炭资讯网 | 2007-12-26 7:16:43 要闻 | ||||
是“煤网”,让我在第一时间里及时了解到煤矿企业发生的新闻大事、喜事;是“煤网”,给我提供了反应矿山、身边工友、家庭生活感人实情的平台;又是“煤网”这块文学净土,让我用手中的笔时常拨响文艺的琴弦,跳动的琴音犹响在千百米的采煤面、掘进迎头,悄然步入矿工暗喜的心田。 记得看到“煤网”采用第一篇稿件“矿工是……”时,怎么也不会想到,我粗浅的文字竟然在全新面孔高品位的“煤网”上有了一席小天地,喜悦之情难以言表。之后,我不断利用业余时间写稿投稿,虽说用心书写的稿子有的因为写作角度、内容、辞藻的平平未见诸报端,但我丝毫不气馁,坚持静心天天抽出时间阅看“煤网”,经编辑老师雕琢刊登的每一篇文字。“煤网”众多写作大碗那字字珠玑的精品文篇,我都像珍爱自己的眼睛一样悉心翻一番、看一看,从他(她)们的文风里推敲技巧,培养写作灵感,采撷智慧之光。工作中留心和挖掘矿井瞬间发生的管理亮点、先进文化,留意今日时尚矿工思想上、心灵上、创造上的感人故事,随手作好日记。每天晚上,不管再忙再累,都把采风积累的素材梳理提炼,构思写作。当看到我手中笔写出来的新闻或文学稿件不断被刊载,心中想到的是:唯有充满魅力矿山赋予了我丰富的写作源泉;感激到的是:“煤网”所采用我的每一篇文章都离不开云松、和扬、徐悉、肖风、晓岚等编辑老师辛勤的付出和精修细改。尽管我的文字不是细腻的,但我对“煤网”是衷情的;尽管我的文篇不是精美的,但我对“煤网”是真心的;尽管我的写作水平是有限的,但我对“煤网”越走越近了。 回首过去,我是踏着“煤网”铿锵的节拍、吮吸着铅字特有的馨香一路走过。新的一年,我将置一颗高尚的心怀,经意抓住发生在矿山、可爱矿工身上感人的故事,谦谨的用矿工特有的文笔、细腻的文字把对煤矿真实的情感涌动出来,为矿工艰辛的付出和奇迹般的创造谱写动人篇章,为“煤网”这块纯美的田垄培土浇水、润绿增色,去收获心仪的新闻之花、文学之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