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成河小说:黑 胆
陕西蒲城蒲白矿务局矸石电厂
黑胆是我小学、中学同学,也是我幼时的邻居。
黑胆父母是内蒙古人,他们家是七十年代初从内蒙古一基建处整体调来陕西南河煤矿的,生活习惯与我们颇不同。比如,爱喝酒,吃肉也是半生不熟的,即便是病死的死猪死鸡,别人扔了不要的,他父亲也拾回去,炖着吃。那也没办法,黑胆他爸虽说是在煤矿,可并没有下井,工资自然就低。她妈偶尔打打零工,但无奈姊妹多,能吃饱饭就很不错了,那里还能常见油水?
初中毕业,黑胆就招工下井了。井下艰苦,黑胆年纪又小,早上顶着星星出门,晚上披着月亮进家,他一个小孩子,哪里受得了这样的苦?一个月这班就上的时断时续,工作面好能挣下钱就多上几天,遇到搬家,开不下钱了,就请病假,月底时常开那可怜巴巴的几张老头票。他又继承了他老爸邋遢、爱喝酒的毛病,不几天口袋就空空了。
好在还有老爸老妈,还有混的地方。
日子平淡得这么走着。
上世纪80年代末,黑胆结婚了。那时,我在外地,我们也久不通音讯。后来听人说,他的老婆很厉害,加上黑胆不好好上班,打架成了家常便饭。别看黑胆在外面喝酒闲逛,打牌混日子,但在老婆面前,那真是一物降一物,总是被老婆按在床上打。开始我不信,后来一次到他家,没想到正碰上两口子打架,黑胆背上被老婆砍了一刀(给鸡剁菜用的刀,很钝),脸上挖了几道,正狼狈的从家里往外逃。这架势,连我都吓坏了。黑胆说,这还不是最狠的,有一次,老婆竟然把他们的新婚被子浇上汽油点着了,把黑胆吓个半死。他这老婆,用土话说,那就是一个老陕“愣娃”,做事不计后果,什么都敢干。
日子从此不再平淡。
说实话,黑胆大不了就是有点懒、有点爱喝酒、有点嘴碎,根本没什么“胆”,叫他“黑胆”真是抬举了他,他和普通的矿工没多少区别,本质上还是一个良民。俗话说,横的怕不要命的,而黑胆的老婆压根不知道什么是怕。这次,轮到黑胆怕了,完全变成了“妻管严”。 走路常常低着头,脸上有了忧色。不久,他们的女儿降生了,黑胆在老婆的管理下,早出晚归按时上下班了,零花钱少得可怜,那里还能喝酒?烟也不够抽阿!常常见别人给他发烟,从不见他给别人发烟。
满指望日子就这么过吧,可谁知赶上了煤炭大萧条。煤厂的煤炭堆得像小山似的,就是卖不出去。矿上不停的裁人、放假,工资只够维持基本生活费,就那也是拖好长时间才发。黑胆老婆是农村户口,没工作,那点钱根本用不到月底钱。孩子老有病,也是营养不良。许多愁事都堆积到了一起,俗话说“贫贱夫妻百事哀”,家里的战争就此升级。终于有一天,老婆猛吼一声:“受够了这穷日子”,手一摔,扔下老公和孩子,离家出走了。
黑胆惭愧得要死,连老婆都养活不了,还算是个男人吗!从此更蔫了。
不久,黑胆和几个工友到小煤窑找 “工作”。小煤窑危险,这大家不是不知道,可现在大家都拖家带口,后面有几张嘴等着吃饭,小煤窑虽然也不行,工作两头见不到太阳,可给的是现钱,毕竟可以维持生活。“好景”不长,也就几个月时间,黑胆就出事了:腿被塌方的矸石砸断了,被迫作了截肢。
还好,捡回来一条命,女儿没有失去父亲。
………
N年过去了,煤炭企业形势好转了,可我的朋友黑胆却无缘这 “美好时光”。现在,经常可以看到他,开着一辆没有任何牌照的三轮车,在煤矿和集市之间营运。虽然常有笑脸,可我知道他们很艰难,父母不在了,孩子要上学,他一个残疾人,不容易。
好在,他还有女儿,还有一个家,还有希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