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宇厦公司第三项目部书记郑启刚 | |||||
银桥杯征文:“疯 子” 书 记 | |||||
煤炭资讯网 | 2007-9-17 16:44:34 局矿快报 | ||||
昂扬向上 学为先 “这娃,好学的很,不懂的东西,不弄通就不罢休,刚复员到这时,啥都不会,没干多长时间,不但会识图了,干起活来也有模有样了。”他的师傅詹松林是这么说他的。他一直秉信越艰苦的地方越能锻炼人,艰苦的施工一线生活非但没有消磨掉他的学习劲头,反而造就了他爱学习、爱琢磨的品性。有次在砌墙时,他负责的那段马牙茬子砌的不合规范,工长批评了他,他立即借来图纸认真比对,琢磨错到底出在哪,下班的人流渐渐散去,可他依旧抱着图纸琢磨,直到符合图纸的墙自他手下出现这才罢手。 从小他就有个文学梦,可阴差阳错,他从军营走向了建安处作了一名建筑工人,但他却从未停息过对文学的追求,在黄陵工地潮湿的小平房里,在紧张的施工之余,他以砖为桌,以废旧的本子为纸,饱蘸激情写出了《黄陵工地迎来了新主人》、《空中飞人》等篇篇有血有肉的好报道。在经济并不宽裕的情况下,他还自费上了《新闻与文学》函授班,自费购买了《新闻与写作》、《怎样写好消息》等书籍,当别人呼朋唤友打牌娱乐时,他却依然在写,有人对他的举动嗤之以鼻,认为他这不同常人的疯劲儿是不务实,可他却不为所动,愣是凭着这股肯学肯钻的劲儿,让十三年的风雨磨练最终将自己锻造成了小有名气的人物。他先后6次被煤业公司(局)、评为“优秀通讯员”;《陕西建筑报》也评他为2004—2005年的“优秀通讯员”。即便是走上了公司中层领导干部的岗位后,他依然不忘为自己充电,挤时间刻苦学习,修完了经济管理专业的全部课程,为自己创造新的业绩奠定了坚实的文化理论基础。 敬业爱岗 干为先 今年年初,当他面对一项任命时,也曾犹豫过,但最终毅然接下了任命,走上了第三项目部党支部书记的岗位。上任伊始,他便定下了“夯实基础、稳步推进,走出低谷、逆境奋起” 的工作思路;提出了“要由全公司最后一名跃为全公司前三名”的工作目标。他告诫员工,在工作中,要见第一就争,见红旗就扛,踏踏实实地做好每一项工作。从此后,他便事事为先,用和他一起搭班子的项目经理孙俊平的话说:“这小子有时就跟疯了一样,就拿那次阳光小区南区的开工来说,因为一些外来因素的干扰,工地时常有滋事之徒,影响工序的正常进行,那两天他正拉肚子,身体脱水急需补液,可他就是呆在一线不走,我说他,人家是轻伤不下火线,你这都脱水了,快回吧。他只是摇摇头,说:人少忙不过来,擦擦额头的汗水,又开始了新一轮的“作战指挥”。干部们的身先士卒,同志们的齐心协力使事件很快得到平息,各项工序得以顺利进行。 第三项目部的工人们也常说:项目部书记、经理干什么都冲在前面,我们不干,怎么能说的过去。如今,在第三项目部班子成员身先士卒起表率,齐心合力干工作已成了他们的未成文的工作规程。如今的第三项目部月月超额完成工作任务,各项工作也都在朝既定目标迈进。 勇于创新 谋为先 一天晚上值班时,与农民工闲聊,当听说他们在苦于不知自己的工数,计件工资也不知准确不准确的忧虑后,萌生了将这些农民工工资也和员工工资同上墙、同公开的想法,有想法便有行动,当月,这些农民工的工资便与员工工资并排列在了部务公开栏中,解了农民工的忧虑,增强了他们干活的后劲儿,此举成了阳光小区施工工地的一大靓点,得到了普遍赞誉。 5月下旬,公司基层党建工作交流会暨支部书记例会首次在施工现场举行,地点便设在第三项目部的“工地职工之家”。他上任后不但建起了职工之家,还进行了一系列的创新动作:率先推行“党员承诺跟踪制”,切实让党员知责、行责,既起到了教育党员的作用,又达到了纯洁众人眼中党员形象的目的;率先将农民工的安全技能培训纳入员工培训计划进行培训,保证了安全生产管理不留死角;率先在工地举办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班,培育党的新生力量。一系列有谋有略的创新动作,使“疯子,你下一步又要出啥招”成了别人惯问他的一句口头语。 在我们的身边,就是有这样一些人——他们起点并不高,但却爱岗敬业,以勤补拙,全身心的投入到所从事的工作中。干起工作来的那股子冲劲,时常会被认为是“疯”了,这名被冠以“疯子”的支部书记就是陕西宇厦建设公司第三项目部党支部书记郑启刚。第三项目部的工人私下议论时总会动情的说:如果要说这样干工作的劲头就叫“疯”,那我们倒真希望身边这样的“疯”人再多些,“疯”气再浓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