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2006年度省煤炭行业双十佳区队长、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王进步 | |||||
银桥杯征文:王进步:驰骋煤海的劳模“王” | |||||
煤炭资讯网 | 2007-9-24 8:53:57 局矿快报 | ||||
环境变 , 观念变,劳模精神永不变 “忙,当队长特别忙,只要是一名矿工,安全弦一分一秒都不能松。”王进步一边和记者打招呼,一边用电话熟练地地安排着井下的现场管理工作。当记者提议想看看他的“宝贝”时,他小心翼翼地从办公室床头搬出一个木箱子,如数家宝地说起一个个荣誉的来历。1986年11月份,南巷191工作面,当时顶板活,顶板淋水达30多吨/小时,底板水也高达60多吨/小时,工作面最低处不足1米,回柱、放炮得趴着干,跪着干。那时我一名班长,身强力壮的,为保证工作面安全生产,我带领大伙跳在水里堵水、下水槽,疏通水路,和职工光着膀子摽着干,一面治水,一面组织生产,当班的产量从没减少。那时候干一班也不觉得累。过去有些时候,由于井下地质条件变化无常,加上职工安全意识淡薄,有时工作面会出现局部冒顶,作为一名管理人员,就必须冲锋在前,先进出排除隐患,然后再和职工一起打顶,站眼,支护,一棚一棚加固。如今职工的安全意识逐步提高,矿上舍得安全投入,安全形势一天比一天好,井下激烈的抢险场面再也没有了,王进步深有感触地说。他还告诉记者:八十年代,他是个风华正茂的小伙儿,管着20多人的队伍,从1999年12月他被任命为新成立的采煤二队队长,要管理三个生产班,三个机电班,一个运料班,一个工程验收班,近300多号人,过去的劳模是“干”出来的,现在的劳模是“管”出来的。正是有这样的理念的支配,促使他挤时间刻苦学习《区队长管理》、《矿井质量标准化》、《采煤工艺》、《井下电钳工》等专业书籍,一点一滴地深入井下现场积累实践经验,使自己逐渐由一名普通采煤工,成长为拥有采煤高级技师证的“采煤通”,成为一名焦作矿院的进修生。虽然环境变了,可他吃苦耐劳的劳模精神没有变。矿上规定区队长每月下井23班,可他每年下井都达到300多班以上,一心扑在了安全生产上。 制度是基础,落实是关键,执行没有任何借口 裴沟矿采煤二队2006年是集团公司“创水平队”、矿“六好区队”、“安全红旗单位”、“先进集体”。2006年原煤产量创建队最好记录,工程质量在矿每旬三次验收中有两次以上被验收为优良品工程,优良品率达97%以上,矿先后多次组织兄弟区队到该队34161工作面学习观摩。这一个个辉煌的成绩的取得,离不开一个好的领航人,更离不开完善的制度,一流的管理。王进步说:一个人干,几个人干,几百个人干不一样,当班长时,光知道干活,多出煤。而今天要抓好安全,管理必须跟得上,管理好比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为此,他大胆创新,起草编印了《裴沟矿采煤二队制度管理汇编》,制定出涵盖平地井下的 工程管理、材料管理、采煤二队待岗暂行规定等16项165条“小宪法”和奖罚细则。以规范职工的日常行为,提高制度的执行力。“三违”是 井下安全生产的大敌,“三违”不除矿无宁日。 自矿推行班组安全网络建设以来,他结合精细化管理,和支部书记程广建费尽心思,制定了《采煤二队队干抓违章规定》,要求生产班、机电班、运料班等正班长以上人员每月抓一个违章指标,重点查处井下安全生产过程中的习惯性违章行为,井下睡觉、躺卧、设置安乐窝、空顶、空帮等。每月对网络小组活动进行规划安排,对上月工作进行总结,每月每个小组有效开展主题活动都在4次以上,安全技术培训都在4个课时,全面提升了职工的安全自保、互保、联保意识。该队从去年7月份至今连续10个多月没有出现一例违章。同时该队率先在区队中实行质量标准化红黄旗管理,专门成立质量验收组,在矿每旬进行质量标准化验收的同时,每班抽出一名值班队长带队检查评比,班班通报结果,月月将结果公示在质量标准化红黄旗管理牌板上,并对每月对前三名班组长和所在的班组给予300-到500元的奖励。王进步每次下井总要带上小本子,从机头到机尾,从上付巷到下付巷,来回3000多米,一边巡查,一边对机电运输设备运行状况、两巷文明生产、材料码放等跟班落实考核,及时发现不安全隐患,真正把问题发现在现场,落实整改在现场,不合格工程坚决推到重来,真正实现了工程质量的动态达标,为矿井安全生产夯实了基础。 “ 英雄采煤队”旗帜永不褪色 裴沟矿采煤二队八十年代曾是原煤炭部授予的“英雄采煤队”,10多年来,它天天在进步,年年创造着辉煌。难怪有的区队管理人员说:咱咋能和采煤二队相比,人家是先进,是旗帜,队伍稳,队风正。是的,采煤二队干部职工秉承着“英雄”理念、精神、文化,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无论工作面条件多么恶劣,原煤产量月月刷新,煤质始终保持在5300大卡以上,安全上实现了15年安全无事故。,正如王进步所说:是干事的,采煤二队给你提供平台,只要有才能,就让你施展。如今尽职尽责的孟国甫、贾松杰从班组长中脱颖而出,相继被提拔值班副队长,一批敬业奉献的职工得到了提拔重用。“公平、公正”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内涵,是构建和谐区队的标准。在采煤二队,队领导和职工以兄弟相称,职工把队当成了自己的家。该队有一条不成文规定:凡新婚度蜜月的恋人、办完丧事的悲伤人、生活存在困难的人,只要职工思想有苗头,王进步和支部书记程广建就坚持做好身心调试,为困难职工解囊相助。职工工资一直是职工关心的最为敏感的问题。在该队,他坚持工资大家算。每月先制作工资发放草表,把职工的出勤、奖罚等情况进行公示,待职工无疑议,再由职工代表 参与工资分配。队长心里想着职工,职工也拥戴他,在矿组织的每季度科队长民主评议中他始终名列前茅。对职工亲如兄弟,对妻子、儿子他却没尽过责任,更愧对80岁高龄的老母亲。他说:因为忙,家务活全由妻子一个人承担,从小学到初中,直到两个孩子一个在焦作煤校上学、一个在平顶山工学院就读,我也没操心过。尤其对不起的是老母亲,矿离新郑老家这么近,平时两个月回去一趟,实在没空,就托人把钱捎回去。就是回家,还没陪母亲说上几句话,就得借口返回。自古忠孝不能两全。谁叫咱是干煤矿的,咱啥时间都不能忘肩上的这份责任。谈到未来,他说:“如今,“英雄采煤队”已构成我矿企业文化的精髓,它是一种精神,值得我们去发扬光大,我还要带领全队职工把这面红旗勇敢地扛下去,让它永不褪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