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礦大校長葛世榮喜獲何梁何利基金獎 | |||
煤炭資訊網 | 2012-10-31 8:20:45 頭條 | ||
![]() 本網訊:10月29日,2012年度何梁何利基金頒獎大會在北京釣魚臺國賓館舉行,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務委員劉延東,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路甬祥,全國政協副主席、科技部部長萬鋼出席大會。今年何梁何利基金授予35位科學家“科學與技術進步獎”和15位科學家“科學與技術創(chuàng)新獎”,我校校長葛世榮教授獲得何梁何利基金科學與技術進步獎。 劉延東在講話中向獲獎科學家表示祝賀,向何梁何利基金創(chuàng)立者和捐款人表示感謝。她說,何梁何利基金創(chuàng)立18年來,先后遴選表彰了1000多名優(yōu)秀的科學家、工程師和科技產業(yè)領軍人才,樹立了社會力量創(chuàng)辦科技獎勵的典范,為我國科技事業(yè)發(fā)展和創(chuàng)新人才培養(yǎng)作出了重要貢獻。今年的獎勵原始創(chuàng)新成果豐碩,產學研合作特色鮮明,企業(yè)創(chuàng)新主體地位得到體現,知識產權數量質量進一步提升,獲獎人年齡和結構更趨合理。她希望基金不斷總結經驗,順應時代要求,完善評選機制,提高評選質量,辦得更加成功、更具特色、更有影響。 葛世榮校長從事煤礦采運機械化技術研究,自主研發(fā)成功煤礦井下采掘機械的遠程控制技術,實現了采掘作業(yè)的少人化;提出了摩擦傳動可靠性涉及方法,有效解決了摩擦提升機和帶式輸送機的摩擦傳動可靠控制難題;成功構建了安全高效的井下軌道運輸系統(tǒng),發(fā)明的液壓自動張緊絞車填補國內技術空白,有效遏制了帶式輸送機的重大事故;研制成功煤礦井下可移動救生艙和煤礦救災機器人,有力推動我國煤礦智能救援技術發(fā)展;成果獲得授權發(fā)明專利6項,出版專著5部,發(fā)表論文230余篇。 在新華社的報道中,何梁何利基金獎被稱為業(yè)界的“中國的諾貝爾獎”。何梁何利基金是由何善衡慈善基金會有限公司、梁銶琚博士、何添博士、利國偉先生之偉倫基金有限公司出于崇尚科學、振興中華的熱忱,各捐資1億港元于1994年3月30日在香港注冊成立的社會公益性慈善基金,也是目前國內規(guī)模最大的民間科技獎勵基金,其宗旨是通過對取得杰出成就的我國科技工作者進行獎勵,進一步在全社會倡導尊重知識、重視人才、崇尚科學的良好風尚,激勵一代代科技工作者不斷攀登科學技術高峰,加速國家現代化建設進程。著名科學家錢學森、錢偉長、袁隆平等曾受此獎勵?;鸱衷O“科學與技術成就獎”、“科學與技術進步獎”和“科學與技術創(chuàng)新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