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效管理:煤炭企業(yè)抗“寒潮”能力下降 | |||
煤炭資訊網 | 2013-4-7 8:45:32 頭條 | ||
煤炭“寒潮”狼來了的吶喊,引起了煤炭人的警覺,市場不確定規(guī)律的顛覆,是煤炭企業(yè)備受困惑的根源所在。但是,從煤炭價格微弱的變化和企業(yè)受“寒潮”沖擊的承受能力來看,除不可抗拒的外在因素外,煤炭企業(yè)10年高價位運行,無效虛擬的管理,帶來煤炭企業(yè)成本增加,導致部分企業(yè)抵御 “寒潮”的能力下降,經營狀況嚴峻。
2002年以前的那幾年,煤炭企業(yè)普遍開不出工資,隨著國家實施政策性破產,減員分流,煤炭企業(yè)基本擺脫了計劃經濟時期遺留下來的沉重包袱,輕裝上陣,尤其是遇上了連續(xù)10年的經濟形勢的高位運行,煤炭需求缺口增大,煤炭利潤空間持續(xù)增加的背后,是一些煤炭企業(yè)重蹈覆轍,在擺脫生存危機后,出現了許多的無效管理,制定了很多制度,取經回來一大堆經驗,文件制度一大堆,煤炭成本沒有下降反而上升了,從表面上看,規(guī)范了管理,而實質是處理事務有時變得過分機械化,文字工作增加了很多,漸漸產生了為追求管理而管理的現象。
忽視了企業(yè)追求利潤最多化的這個根本目的,在生產力沒有發(fā)生根本性變化的情況下,生產關系調整的節(jié)奏加快,市場的突然變化,許多企業(yè)出現價格倒掛,經營虧損,到了難以承受的局面。
一位年生產能力300萬噸的礦領導說,他們礦每季度上級質量標準化檢查多則3次,一年都在8次以上,每次檢查對地面和井下的環(huán)境都得大動作一番整修,僅井下刷油漆一個季度就得5噸,各種的管道涂上不同顏色的漆,不到一個月,煤塵、濕度空氣的侵蝕,又得涂, 3000米長運輸、人行大巷,300多塊排版,不同顏色的標識排版,每次都必須更換相當部分的,每檢查一次整理消耗材料的費用就在10萬元以上,還不包括人工工資和招待的花費。井下大巷有的地方可以安裝照明設施,有的地方不需要,可還要安裝的和繁華的城市馬路一樣,燈火通明,是每月的電費在以前320萬元的基礎上變成了360萬元,無意中成本增加了40元……確實浪費嚴重,你不這樣干,別的礦都這樣干,就顯得你不重視,標準低,檢查不合格,要扣分、整改。
這位領導還說,他去了趟神華神東煤炭公司的井下參觀,井下大巷就那幾盞燈,都安裝在他需要的地方,所有管道也沒有像我們刷的黃、紅、綠不同顏色的漆,而是統(tǒng)一的鐵紅色的防銹漆,巷道很少見到各種顏色的版牌,而是在筆直的巷道顯著的地方,隔一段寫著某某班組那年那月掘進的多少米,包括神東礦區(qū)的地面管理,很少出現過多的形象性路牌的東西,由此成為世界級的煤炭基地。
還有一家煤礦,推行質量標準化管理,搞崗位標準描述:規(guī)定工人寫成3000字的崗位描述,要背誦的對答如流,中層領導6000字、高管10000字,背不過,尤其是工人,處罰扣工資,甚至辭退。這位領導還自豪的介紹經驗,我們有兩個老工人背誦不下來3000字的崗位描述被解雇了,我們的理念先進、戰(zhàn)略目標明確、企業(yè)文化扎實,就是缺乏執(zhí)行力。所以又推行一套新模式,煤礦管理像軍營、煤礦工人像軍人、煤礦培訓像院校……
工人說我們礦推行的這一套管理,確實承受不了,我們再苦都不怕,就怕占用我們的工作以外的休息時間,井下路程長,一班下來10多個小時,結果上來還要唱礦歌、學習、做廣播操,到家還要抄筆記、背崗位描述,在井下干活,領導下來檢查,還要答到、匯報工作,還要我們注意安全生產,沒有足夠的休息,腦子和體力始終處在一種緊張的狀態(tài)下,能安全嗎?
煤礦10年的高速發(fā)展,國家對煤礦和煤礦工人關注度的提高,尤其是2004年元月2日,溫家寶總理在銅川陳家山礦井下發(fā)出:煤礦工人最辛苦,煤礦工人最偉大,煤礦工人應該得到全社會尊重,的肺腑之言后,煤礦的裝備現代化提高到一個更高層面來認識,促進了煤礦生產力的大發(fā)展。但是,一些煤礦不貼合實際的以創(chuàng)新管理為由,亂花錢,所謂的精細化,而沒有達到真正精細化的管理的目的,導致成本增加,機械化水平提高給煤礦帶來的利益被落后的生產關系、人為的蠶食掉了。
比如一個新建的現代化礦井,職工只有1000人,沒有家屬區(qū),而投資了200多元,購買電視制作的后期設備,在增加三名編采人員的情況下不說,而且高檔的設備,人員素質根本掌握不了設備使用眾多的功能,巨額投資的效果體現不出來,一些效益比較好的企業(yè),這幾年都不惜代價安裝電子屏,而且越來越大,介紹經驗時,自豪領導地說:電子屏投入100多萬,目前是全公司最大的。而所發(fā)揮的作用,大都是歡迎領導指導工作的紅字標語,而且由開始的室內、到戶外,有一塊到多塊,而且電子屏耗電非常高,維護成本高,無疑都記在原煤生產成本中去了。
陜西能源集團馮家塔礦業(yè)公司總經理許召穩(wěn)說:企業(yè)是功利的,它必須通過經營行為來節(jié)約成本、提升效率,力爭實現盈利目標的最大化。煤炭企業(yè)作為特殊的高危行業(yè),職工勞動強度大,在牢固樹立安全第一,效益至上的前提下,創(chuàng)建符合本企業(yè)特色內在的文化,是不可缺少的組織部分,而且過分強調了有型的東西,忽視了企業(yè)發(fā)展為社會創(chuàng)造更多財富的這個根本宗旨,這樣就顯得蒼白無力了。
廣西的百色、右江礦務局在不到1米的復雜地質條件下,實現全機械化開采,減輕了職工勞動強度,降低成本,在煤炭發(fā)熱量3000大卡左右,噸煤售價平均不到300元的情況下,企業(yè)產值利潤實現澤增長。同樣是老礦區(qū),北方的地質結構、煤炭賦存、開采條件、煤質,不知道比廣西優(yōu)越多少,可部分礦區(qū)的直接制造成本被右江局的售價還要高出100多元,除不可改變的負擔重等因素外,管理和有型不必要的浪費,是造成成本增加的重要因素之一。
廣西右江礦務局有限公司的葉仿擁局長說:煤礦需要通過標準化提高煤礦管理,煤礦工人需要各種外在的東西提升煤礦工人的社會體位,但更重要的是煤礦必須通過提高機械化程度,降低生產成本,改善生活環(huán)境,增加幸福指數,在實現本質安全生產的前提下,保持煤炭工業(yè)的超常規(guī)發(fā)展,必要的形式是需要的,但過了就得不嘗試,直接威脅到成本,那就是純粹的形式主義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