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一樣的山西新煤改: 省屬國企股權劃入省國投 | |||
煤炭資訊網 | 2017/9/9 8:03:19 頭條 | ||
本報記者 楊仕省 太原、陽泉報道 9月7日上午10點,山西國瑞大廈2019房間,正在修改文件的山西省國資委企業(yè)改革處處長高春毅很忙碌。“我馬上把文件送給領導簽字,您稍等幾分鐘。”高春毅說。而接下來的幾分鐘里,記者見證了四撥人馬問詢這位處長的去向。 在高春毅的辦公室內,記者看到,脫鉤改革、煤炭資源整合等方面的文件、資料堆滿了整個文件柜。7年之后,山西煤企也再臨重組整合契機。 “同煤是山西煤電一體化改革的樣本,至今還為業(yè)界津津樂道。”9月6日,同煤集團董事、漳澤電力總經理胡耀飛接受《華夏時報》記者采訪時說,“5年前,同煤、漳澤兩家企業(yè)就重組了,發(fā)展一直不錯。” 時光倒回至2012年,同煤面臨“ST”;2013年,實現利潤7.5億元;2014年,實現利潤9億元;2015年,實現利潤11.05億元;2016年,在火電行業(yè)一片萎靡的窘境中,仍然實現盈利,這正是同煤、漳澤電力轉型發(fā)展的成果。 “這輪煤炭企業(yè)改革的最大看點就是整合。”9月7日,億海藍航運大數據分析師林書來告訴《華夏時報》記者,目前政策背景就是促進國資整合重組,當前供給側改革對煤炭行業(yè)形成非常好的效果,企業(yè)利潤大幅改善,給重組整合推進提供了較好的市場環(huán)境。 不一樣的改革 眼下,山西國企改革的力度明顯加大。 9月5日山煤國際能源、陽煤化工、大同煤業(yè)3家上市公司同時發(fā)布公告。公告顯示,山西省國資委已分別將上述公司的股權注入7月31日成立的山西省國有資本投資運營有限公司(下稱“山西國投”)。 梳理公告,山西國資委向山西國投注入了山煤100%股權,陽煤54.03%股權,大同煤業(yè)65.16%股權,股權變更后,山西國投將成為3家上市公司的控股股東。 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被注入的煤企不止這幾家。9月4日晚間潞安環(huán)能、西山煤電發(fā)布公告,稱山西國資委已將其所持有的股份注入山西國投。 “作為煤炭大省,山西省多是煤炭上市公司。”山西省某煤炭期貨研究員李偉對《華夏時報》記者表示,利用資本的力量來推動煤企改革已是大勢所趨。 記者隨后獲悉,自8月17日至23日,僅一周山西國資委所持旗下原有22家省屬國企股權全部劃轉至山西國投。此舉表明,山西從“管資產”轉向“管資本”。 此輪改革,山西的決心頗大。 這幾天,記者走訪山西有關部門了解到,2月14日山西省副省長王一新帶隊到山西焦煤集團調研。2月9日,山西省召開了高規(guī)格國企改革工作會議,國企改革全面啟動。“山西省屬國企凡是能通過股改獨立上市的就獨立上市,能裝進既有上市公司的逐步裝進上市公司,凡是二者皆不能的,則考慮逐步退出。”王一新在此次會上強調,改革決不重復昨天的故事。 山西此輪煤改正從紙上走到現實。2017年6月山西省公布國企改革“1+3”文件,對省屬國企混合所有制改革、分離社會職能和激發(fā)企業(yè)家活力三項任務進行了部署。這其中,“煤企占比最大”。記者從山西有關部門獲取的資料顯示,在山西國資委旗下的22家省屬國企中,煤企共有7家,煤企再次成為山西國資改革的重頭戲。 “設立山西國投,只是第一步。”山西一位國資委人士認為,今后,如何真正盤活存量資產,實現國有資產的保值和增值仍然是個大話題。 煤改后的經濟賬 如今看來,2009年七大煤企主導的那次煤企大重組之后的產業(yè)布局,效果并不理想,而這也使得山西省對于省屬煤企之間的兼并重組慎之又慎,山西也為此頻頻出招。 去年7月中旬,王一新帶領9家煤企在北京拉投資。為支持煤企轉型,去年8月山西銀行業(yè)計劃將七大省屬煤企的貸款全部重組轉為中長期專項貸款,涉及資金4000多億元。 山西一位長期研究煤企轉型的專家告訴《華夏時報》記者,此前煤改,大礦吃下了太多高成本的小煤礦,升級改造的費用巨大。 就同煤來說,2009年的財報顯示,同煤擬將山西安順煤礦等100座地方中小煤礦整合為38 座。截至2009年末,同煤支付兼并重組款項20.1億元,而這些還未涉小煤礦升級改造的投資。 “一個礦的改造成本少則千萬多則上億。”9月6日,晉煤一位不具名人士向《華夏時報》記者證實,2009年的煤改,晉煤整合了40多個小煤礦,但后來投運的僅有5個。 看似風光的山西七大煤企,單個煤企卻很弱。在經歷煤炭市場有所復蘇的2016年之后,山西七大煤企的債務狀況依然嚴重,2017年一季度合計負債額攀升至1.3萬億,與2016年山西省全年GDP相當,負債率高達82.7%。 特大煤企夢 盡管如此,山西從未放棄特大煤企的夢想。 《華夏時報》記者從山西有關部門獲悉,山西省未來希望打造自己的三大煤炭基地,源于去年底發(fā)布的《山西省“十三五”綜合能源發(fā)展規(guī)劃》。 其規(guī)劃顯示,在晉北、晉中、晉東三個大型煤炭基地內,以大型煤炭企業(yè)為主體,按照“一個礦區(qū)原則上由一個主體開發(fā),一個主體可以開發(fā)多個礦區(qū)”的原則,在企業(yè)自愿、市場主導的基礎上,進一步加大資源整合、兼并重組力度。其中,晉北將培育同煤和中煤平朔兩個億噸煤炭集團,晉中培育焦煤集團億噸級煤炭企業(yè),晉東培育陽煤、潞安和晉煤三大煤炭集團向億噸級企業(yè)邁進,探索分基地、分煤種組建世界一流、國內引領的特大型煤炭集團公司。 解讀該規(guī)劃時,有業(yè)內人士對記者表示,從上述表述來看,山西省顯然不滿足于目前山西省煤企的發(fā)展格局,或整合成三到四個特大煤企并不是奢想。 林書來表示,現在談山西這些大型煤炭重組不現實,但資源集中開采、煤礦大型化必將是未來發(fā)展的方向。未來幾年集中關閉小煤礦、整合小煤礦將勢在必行,目前全國年產30萬噸及以下的小煤礦還有6500多處,其中2600多處已經列入去產能范圍,剩下還有3900多處,這些煤礦產量只占全國煤炭產量的15%左右,但安全事故卻占50%以上。 當然,山西煤炭去產能的成績也是可喜的。這幾年,山西每年壓減煤炭產量1.5億噸左右,占全國煤炭減量40%,力度不小。 而山西省政府對國企重組整合的態(tài)度很鮮明——山西國企發(fā)展就是要從貪大求全向專業(yè)化發(fā)展,只有專業(yè)化才有核心競爭力,山西國企不能再搞大量與主業(yè)完全無關的副業(yè)。
|